“我们的茶园坚持十四年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不打除草剂,只使用有机肥和人工锄草,坚持做纯天然的有机茶。”五月上旬,在安徽黄山休宁县碧云茶厂的有机茶基地里,村民们头戴草帽、身背茶篓,穿梭在郁郁葱葱的茶园里,正在赶着采摘今年春茶最后一批鲜叶。今年以来,虽然受到疫情带来的些许影响,但订单未减,目前茶厂已接到欧洲市场订单达1万多公斤,国内销售5000多公斤,实现销售额300余万元。
茶园带动了当地村民的就业。休宁县委宣传部供图
与茶树密布的普通茶园不同,在渭桥乡上演村的有机茶基地,茶树并不是这里唯一的主人。桂花树、杨梅树和各类草本植物在这里也有一席之地。
“有机茶基地是2006年创立的。”碧云茶厂有机茶基地创始人查维民介绍,十四年来,千余亩基地茶园坚持按照生态标准,建立了一套有机化茶园管理模式。“主要是模拟自然生态系统,采取‘林、茶、草’立体栽培技术,根据茶树喜荫耐温的特性,间种上万棵桂花树、杨梅树,引来鸟儿筑巢捉虫,并利用茶树呼吸性强的特点来吸收高挥发性的桂花香味,使茶树生长与茶园生态系统和谐统一。”
查维民介绍,通过人工防除杂草、埋青培肥土壤、种植桂花树等构建生态绿色屏障的举措,能有效改善茶叶的生长环境,大幅提升了茶叶的产品质量。这片基地也先后获得欧盟等国际以及国内有机茶认证。
村民采茶季的收入能够达到四五千元。休宁县委宣传部供图
基地不止声名在外,也给当地村民带来就业上的方便。朱玉兰今年58岁,在基地工作已有些许时日,“我到了这个年纪,出去打工不方便,好在这里采茶、管理茶园就让能挣四五千块钱,而且离家近能照顾家,挺好。”据悉,通过有机茶基地建设,不仅使村里的荒山华丽转身成为花园式生态茶园,改善了生态环境,还让当地老百姓从基地茶园的管理用工和基地鲜叶的采摘中也获得了一笔不小的收入,为群众创造了就业机会,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让小小茶叶催生出潜力无限的“生态经济”。
新京报 记者 田杰雄 通讯员 李珊 王卫锋